《小学语文教师》读后感

时间:2024-10-21 16:14:35
《小学语文教师》读后感14篇

《小学语文教师》读后感14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师》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教师》读后感1

我们学校的青蓝工程,是一个广受赞誉的工程,每一位青年教师都有一位德艺双馨的师傅将你领进教育实践的大门。我们那个时代没有这么幸运,不仅如此,还没有像互联网这样先进的媒体给你提供丰富的教学参考,但幸运的是我找到了一位好师傅,那就是——《小学语文教师》杂志。我从走上教育工作岗位至今,这位师傅对我一直不离不弃,把我从懵懂轻狂的青年修炼成涵养、成熟的教师。

他一直用优秀和经典引领我在语文教学道路上成长。

现在,只要打开电脑输入关键字,备课资料会铺天盖地,任你挑选,有时连自己都不知道哪是优秀哪是经典,这本杂志里的资料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精斟细酌的。年轻时,我喜欢模仿上面的课例上课,后来学会了借鉴与创新相结合,再后来我虽然有了自己的主见但还是少不了时常要去向他请教。

他一直站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帮助我识别教育改革的风向标。

通过这位师傅,我很早就结识了小语界的许多名师,当他们的课例在全国推广,引来无数人观摩和效仿的时候,我暗自窃喜,这些对我说不是最新鲜的养分了。

我们担忧生命老去,同样也担忧自己职业生命的老去。如果被人称为“有经验的老教师”固然是赞美,但是也说明自己的职业生命行将老矣。这么多年来,我感觉自己还能碰撞一些教育的火花,产生一些教育的智慧和灵光就得益于我总能从这本杂志里捕捉到最前沿、最权威的教育改革信息。

他一直用淡定、儒雅的气质吸引我,支持我坚持追求自己的教育风格和教育特色。

反思所有的改革历程,一定有经验也有教训。近十年的教育改革同样如此。当各种教育流派、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充满眼前的时候,《小学语文教师》依然保持他的纯正、儒雅和淡定,处变不惊,我也是跟他学到了,在“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迷茫中,怎样用一双慧眼把自己的教育之路看清楚。在心平气和的等待中,我竟然欣喜的发现和印证了自己在教育方面的一些探索和实践是有益的。

江苏吴江一所小学的校长曾经说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一天,一位老先生蹬着三轮车,给他送来两大纸箱东西,还给她留下一封信。原来是一位退休的老教师马上要搬到上海他的孩子家去住了,走之前将《小学语文教师》杂志从创刊号到最近那一期,按出版时间顺序依次排列,完完全全、整整齐齐送到校长手里,他对校长说:这些东西对别人可能是一堆废纸,但是我却珍藏了三十多年,我想要给这些“宝贝”找到一个最好的归宿。他认为校长正是他要找的人。现在这位校长自己也要退休了,他连同后来自己继续订阅的杂志,又赠送给了他最信任的人。

两年前,一位记者去采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贾老师打开书柜,里面整整齐齐摆满了《小学语文教师》杂志,贾老师对记者说:“从创刊到现在,一期不少,全在这里”

今天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希望学校把我的这位师傅请进学校,成为我校语文老师们共同的师傅,这位大师虽然血统高贵但是行事作风很低调,全年请他也不到100块钱。

《小学语文教师》读后感2

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的确如此,如果没有书,人类将在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里止步;如果没有书,人类将永远在愚昧无知的落后世界中停留;如果没有书,我们将无从谈生活,无从谈价值。

在我从事十多年的教师生涯中,对我教育教学有帮助的书籍有不少,《小学语文教师》是其中的一本。《小学语文教师》——一本专业引领的好刊,一本越办越成熟的期刊。每期有主题,期期有核心,走进它,它总能给你一些启迪;若能细细品味,更能给人补充血液。读《小学语文教师》,就犹如与许多专家、优秀的同行娓娓谈心。在无声的环境中,我的思想在与他们碰撞,心灵在与他们交流,教学水平在交流中提高,工作热情在交流中高涨。不管教哪个年级,《小学语文教师》都给我出谋献策。《小学语文教师》让我如获至宝,捧着她就舍不得放下,细细品味,慢慢揣摩,其乐无穷。她是我教学生涯中的一盏导航明灯,总在我迷茫、困惑时指点迷津。

读着读着,让我了解到“素读”。原来素读是一种读书方法,不追求理解的深刻,只是朗朗诵读,直到将所读内容烂熟于心,脱口而出。素读的特点是:一是所读书籍必须是经典文集,是足具“种子能量”的文字;二是对诵读的内容不求深刻理解,但求熟读成诵;三是不急功近利,但求储备充裕。素读形式力求活泼:

1、诗词或以韵文为主的诵读内容,可采用集体分组巡回接力的形式;

2、短语式的三字或四字甚至五字诗还可以借助节奏和和声来增添吟诵的乐趣;

3、根据诗的内容,吟诵中增加几句唱曲,以助吟诵兴致。经典诵读化整为零,各个击破,日吟月诵,寒暑不变,必有所获。

读着读着,我了解了“揉读”:即揉着读,读着揉,读揉着。用眼、用口、用心去揉搓课文中的经典语言,在揉搓语言中解其要义,得其声韵,悟其神魂,获其语感。揉可揉文本灵魂的词语,可以揉体现文本主旨的语句,当然还要揉涉及文本核心的精彩语段。揉读的方式也可以变化多样:引读、复沓读、补文读。揉读需要翻来覆去,但不是单调重复,需要前句后连,而非面面俱到;需要读通读透,而非求深求异。

我不会忘记是《小学语文教师》让我感受到读专业书的乐趣和好处,不会忘记是她把我领进了语文教学的另一个天地。这确实是一本对我专业成长有益的书。今后,我依然会与好书为友!因为读一本好书就象严冬里遇到了炭火,它会以无私的自信,给你燃起澎湃与激情。

读一本好书就像酷热的夏天遇到了浓荫,在你孤芳自赏时,给你浮躁的心灵泛起轻爽的凉风。读一本好书,就像迷途的航船遇到了航标灯,让你高扬理想的风帆,驶向人生的旅程!与好书为友,以好书为鉴,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在书香的陪伴下继续阔步前行。

《小学语文教师》读后感3

如果没有儿童就没有了教育。老师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所以说教学的全部意义在于学生。最近我翻阅了窦桂梅老师的《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感想颇多。特别是“学生,教学的全部意义”这一块内容,我想谈一点体会。

一、呵护学生心灵

“日常的教学中,我们有太多太多的没想到。没想到一个漫不经心的表扬,会对另一些孩子幼小心灵造成伤害;没想到一朵奖励的小红花,会让另一些孩子蒙上难以磨灭的阴影;没想到一次不公正的评比,会让另一些学生种下刻骨铭心的痛苦。”蹲下身子,让我们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成为他们心灵的守护者。

二、倾听学生心声

现今,虽然倾听的重要性已经被无数人认证证实。但不可否认在小学教育领域,倾听仍然是课堂中的薄弱环节,“要学会倾听”,这句话我们经常会在课堂上对学 ……此处隐藏8219个字……,那就是:“我是教语文的”,还是“我用语文教人的”?这个问题如一阵狂风,在我的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是啊,我一直都自认为自己是教语文的。殊不知“教语文”和“用语文教”这两种表达方式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窦老师在文中提到了一种评价方式,那就是通过给小学生法小红花的方式来激励学生的发言。对于教语文的老师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评价手段,可对于像窦老师这样“用语文教人”的人来说,她却看到了其中的弊端。有一部分学生受表扬,就必然有一部分学生受到冷落。如果教师知识关注表扬的方式,而不去思考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表扬的话,长此以往,那些没有收到表扬的学生的内心一定灰常失落,或许就此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因为,在好学生光环照耀下,老师如果不去认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话,或许就看不到他所作出的努力。

“尊重每一个学生,是教师从事教育的第一原则。孩子没有差距,有的只是差异”。可在现实中,我们老师总是习惯于把自己的爱和关怀送给了那些听话的好孩子,而对于那些有不好表现的孩子,我们有的只是满腔怒火,满腹闹骚。失去阳光照耀的孩子又怎么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成长。不可否认的是,教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起决定作用,但教师却可以改变孩子的人生。通过阅读窦老师的这篇文章,我深刻体会了任何一个任性的孩子都渴望得到呵护,只要你的爱足够的强烈,方式正确,孩子一定会朝着你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俗话说得好:教育是最复杂的工程,因为它的对象是人。此时此刻,我认为教育也是最有意义的工程,也因为它的对象是人。

通过阅读窦老师的这篇文章,我深刻体会了任何一个任性的孩子都渴望得到呵护,只要你的爱足够的强烈,方式正确,孩子一定会朝着你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俗话说得好:教育是最复杂的工程,因为它的对象是人。此时此刻,我认为教育也是最有意义的工程,也因为它的对象是人。

《小学语文教师》读后感13

一口气读罢窦桂梅老师的《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觉得就像在品味滋补的心灵鸡汤,不是在看书,而是窦老师就在我身边,就在某一个讲学的台上,站在那儿,正慷慨激情地对着台下的听众们滔滔不绝,连水也顾不上喝一口,语言仍然是那样充满激情、严谨、智慧而不失幽默。

最让我感动的是窦老师对待生活和教育事业的那颗心,不能用“执着”二字形容,用她自己的话说是一种“热爱”。是的,因为“热爱”而愿意放弃许多,因为“热爱”而愿意为他付出。

从窦老师在上《曼谷的小象》一课前和学生的互动中可看出,她是热爱她的事业、热爱她的学生的,精心的设计的谈话不仅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为整节课师生关系的和谐打下伏笔,而且也为理解文中阿玲的“笑眯眯”、“摆摆手”、“摇摇头”及其衬托出她的助人为乐、不图回报的品质作了很好的铺垫,难怪教学的最后学生分不清她是老师还是文中的阿玲了。

再如窦老师的《秋天的回忆》,我曾看过这篇教案,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理解“心苦”和“好好活”。可看了这本书后,我才知道窦老师为这次开场白的设计曾经九易其稿,每一次的修改都充满着艰辛,每一次的修改都走进了教材,终于窦老师才满意了,才有我们看到的第10次精彩中的精彩。

是什么让窦老师能够如此执着地去不断地修改教案,这源于她对教育、对学生的热爱。是什么让这位大家心目中的大师痛定思痛,连一个开场白也要修改9次?是“大师“的称号吗?不是,我想应该是“热爱”吧,如果心中没有“热爱”,能修炼到如此境界吗?

其实,在我看来第一次开场白就已经很不错了,可窦老师却认为它会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显得弱化了,经过窦老师的点拨,回过头想确实感觉有种“诱敌深入”,“请君入瓮”的感觉,再想想自己的教学,这种错误不是经常犯吗?精心设计的许多环节就是“诱饵”,目的就是为了把学生诱惑进设计好的圈套,让听众觉得好象很完美,其实我们都忽略了课堂的主角——学生。看来要上好一节课确实不容易,必须细致安排和周密考虑,必须更多的是要考虑学生,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学生的学法,正如窦老师所说“学生是教学的全部意义”。如果所设计的教学环节只是为了教师操作方便或看起来不错而忽视学生,那这样的设计不管你付出多少心血也是失败的。

都说窦桂梅只有一个,是学不来的。但我们可以从她身上学到一些对待学习,对待生活,对待事业的态度以及理念,我们也应该学会“痛而后快地成长”。

《小学语文教师》读后感14

有人说:“一本教育杂志,也应当是一所学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切实、具体的可以给读者以启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务……”。而《小学语文教师》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实用,可读性强,内容实在。对于我们这种“新手上路”很是有用。

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尤其是刚从学校毕业,对于小学教育没有切实的实际经验的新生来说,我希望能在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具体的帮助,除了从学校有经验的老师们那里得到的帮助,其次就是阅读书籍报刊了,而《小学语文教师》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们想到了。同时《小学语文教师》推出的"大语文教育文摘",从大语文的角度,精选报刊精华,为我们及时地提供了各方面的教育信息,也打开了我们的教育视野。

在我的心目中,《小学语文教师》就是我的良师。我和它的相识源于我实习时候的师傅老师,她订书了这本书,看得很投入,便推荐给我看。书中的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对我今后的教学帮助很大。

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具体的帮助,《小学语文教师》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们想到了。《小学语文教师》不仅有吸引人的故事,闪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艺术,还让我认识和了解到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从他们的教学中学习先进的教育手段,慢慢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

《小学语文教师》宣扬对学生做为“人”的尊重;宣扬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赏识;宣扬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们用心灵感受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智慧开启智慧。因此,每当我竭尽所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却看到学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时,我都能从《小学语文教师》中再次找寻到信心的起点;每当遇到教学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识时,《小学语文教师》为我解决了燃眉之急;每当我想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时,都是《小学语文教师》为我导航,让我有所创想,寻到教学的"亮点。

教师的语言要富有节奏感,教学语言节奏感是指在教学进程中,由教师内心情感而引起口头语言快慢、强弱、断续有致的变化,语气语调的刚柔、抑扬有机的结合。其语速应快慢适中,语调要高低有别,节奏要板眼分明,做到快而清晰,慢而紧凑,高而不躁,低而不咽,疏密相间,张弛适宜。

语文老师关键要课堂组织要处理好动静的关系。这里说的静指的是教学活动中相对安静的聆听或思索;动指的是教学活动中一种活跃状态,如热烈的讨论,竞赛等。一味地静会使课堂气氛沉闷;一味地追求动,往往会造成课堂秩序混乱。沉闷或混乱的课堂都是不美的,只有两者和谐而有机的统一才能即保持课堂的朝气,又维持课堂的秩序。

《《小学语文教师》读后感1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