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5-04-01 12:29:59
小学数学教学模板设计3篇

小学数学教学模板设计3篇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模板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数学教学模板设计1

【教学内容】:

版本、章、节

【教材分析】:

1.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

【学情分析】:

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设计思路】:

现本节课的教法学法及体现的理念支撑。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设计评价方案,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另外,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

3.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小学数学教学模板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使学生主动获取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意识,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3.初步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并且正确率高,理解“破十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沟通联系

师:请同学们看口算卡片,老师找同学口算,其他同学评价。下面开始:

15-9=14-9=18-9=13-9=12-9=16-9=17-9=11-9=

指生口算。(可随机指生说出计算方法)

刚才大家都算得很熟练,可以看出方法运用得不错,十几减9你们都会算了,那如果十几减8、减7、减6、减5呢?你们会算吗?我们来试一试好吗?

今天怎们继续研究十几减几的减法。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星期天小花和菲菲从美丽的五彩池里钓回了好多金鱼,并把金鱼放在了一个鱼缸里。看着美丽的金鱼在鱼缸里快乐的玩耍,它们高兴极了。小花说:“瞧,我钓的鱼的多!”菲菲抢着说:“不!是我钓的鱼多!”它俩越争越厉害,小花说:“这里共有13条金鱼,我钓的是8条花的,你钓了几条黑的?”菲菲说:“有13条金鱼,我钓了5条黑的,算一算你钓了几条花的?”

可是金鱼游得太快, 小朋友们,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帮它们算一算好吗!”

2、独立算法,合作探索。

求黑的有几条,算式怎么列?求花的`有几条,算式怎么列?(板书)

(用减法计算,已知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列式: 13-8= 13-5=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两道算式怎么计算。

先自己想一想,再跟你的同桌讨论一下。

3、交流汇报算法。

谁愿意来汇报?

学生汇报的算法可能有:

(1).用“破十法”算出答案。

先用13中的10减去8,等于2,再把2和13中的另一部分3合起来就等于8,所以13-8=5(条),黑的有5条。

同理:先用13中的10减去5,等于5,再把5和13中的另一部分3合起来就等于8,所以13-5=8(条),花的有8条。

(2).见减想减,算出答案。

因为看到这两个减法算式,可以同时想到一个加法算式,即:

8+5=13,13-8=5。13-5=8。

(3).13-3=10,10-5=5。哦,那你是分两步减。那13-5呢?13-3=10 ,10-2=8。

(4).把8看成10,13-10=3 , 3+2=5。 为什么要加2?(因为原来是减8,我们刚才是减10,多减了2,所以要反过来加2)那-5呢?

把5看成10,13-10=3,3+5=8。为什么要加5?(因为原来是减5,我们刚才是减10,多减了5,所以要反过来加5)

4、小结

同学们用了好几种简便的方法解决了这两道算式。那我们再来总结一下是哪几种方法?师生一起总结。(一种是想加算减,一种是先用十去减,也就是破十法,还有的是分两步减,还有把一个数看成另一个数,这是为了计算简便)

这么多种方法,你们喜欢哪一种?

计算时你们可以选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三、巩固算法,口算练习

1、好,请同学们翻开书第15页,思考第一题上下两道题有什么关系?完成这道题。请一位同学把你做的结果展示给大家看一下。(对吗?)说一说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以第一组两道题说明一下。(在计算11-5的时候可以利用5+6=11来计算。那后面呢?也是这样。点一下。其实就是想加算减。)

2、再看下一道,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计算。(课件出示)

3. 好,我们再来一道快速抢答要不要?谁算对一道就点燃了一根蜡烛,看看谁点的蜡烛多?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你可以讲学到什么知识,也可以讲用了哪些方法来解决?(其实都是用前面学过的十几减九的方法)

这节课我们用学过的十几减九的方法解决了其他的十几减几的计算。也就是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模板设计3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连加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连加计算的意义。

2、通过探究让学生掌握连加计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计算10以内的连加计算。

三、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1、导语:

小朋友们,大家好,我给你们讲的微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

2、讲述连加的含义

我们先来看一组小明在给小鸡喂食的图片。(出示课件:5只小鸡)地上有几只小鸡?我们来数一数,1,2,3,4,5。

(出示课件:2只小鸡)接着跑来几只小鸡?(2只)(出示课件:1只小鸡)最后跑来几只小鸡?(1只)

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用什么方法?怎样列式?对了,用加法。列出的算式是5+2+1=。像这种算式数学上叫“连加”。

3、探究连加的计算顺序

像5+2+1这样的连加算式我们怎样来计算呢?

⑴看:原来地上有5只小鸡,跑来2只,一共有几只?我们来数一数,(1,2,3……一共有7只)最后又跑来1只,现在一共有几只?(8只),5+2+1=8,一共有8只小鸡。

⑵小棒图

下面我们来看看小棒图,数一数左边的有几根小棒?中间有几根?右边呢?想一想用怎样列式计算?(4+3+1=)

⑶4+3+1=?先把左边的4根小棒和中间的3根小棒加起来等于7根小棒,再用7根小棒加右边的`1根小棒等于8根小棒,所以4+3+1=8。一共有8根小棒。

⑷小三角形图

我们来看看小三角形图,有几个红三角形?几个蓝三角形?几个黄三角形?怎样列式计算?(3+4+2)

⑸3+4+2=?先把3个红三角形加上4个蓝三角形等于7个三角形,再用7个三角形加上2个黄三角形等于9个三角形。因此,3+4+2=9,一共有9个三角形。

4、总结计算顺序和方法

在计算连加时,我们一般习惯上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

5、巩固练习

2+2+4=?5+0+3=?

6、结束语

小朋友们,我们学习了连加的含义和连加的计算顺序及方法,你学会了吗?

《小学数学教学模板设计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