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时间:2024-11-07 03:10:32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1

长久以来,语文课堂充斥着浅薄,低级,呆板,滥情。给人的感觉是语文课堂就是思想品德课,说到基础知识,就是字词句;语文老师犹如豆腐娘、犹如疱丁大劫八块,作文教学就是样板戏;语文课改,如同”脑筋急转弯“;语文要审美性,那就朗读一下,最好再来点眼泪,到处是滥情……

说实话,在语文教学岗位上也已经有十四五个年头了。见识了太多的墨守成规,见识了太多的矫情造作,见识了太多的陈词滥情,自己总是与现实不够合拍,跟不上形势。有同行问我,你是怎么样上语文课的?其实语文课就是要瞎扯。

十几年来,我的语文课总能给学生以不同的感觉,我的课对传统的课来说其实不能说是课,因为课堂上我喜欢瞎扯,说这说那,东拉四扯,海阔天空,信马无疆,扯到哪儿算哪儿,评课者是很感冒的,谆谆教导我,不能脚踩西瓜皮,溜到哪里算哪里,放开教学,就是要放得开,为什么要收回来呢?其实收不回来是也没有关系的,学生其实在我瞎扯时是最认真的时候,也就是教学效果最佳的时候,他们听着听着,就流哈拉子,一不留神,就下课了。让自己那充满智慧的语言、灵动的语言、个性的语言、幽默的语言、甚至是勇敢的语言,更甚至那些语惊人倒的语言,全都犹如钉子般一个一个地钉进学生的心里,一翻学生作文,写下的全是我慷慨激昂的气势,看到这样的作文,如果我改的卷子,我还有什么理由不给高分呢?所以学生总是对我的课充满着期待,希望我带他们到处神游,好不快活。自己的肚皮“吃”得饱饱的,并富有全面的营养,然后,“大腹便便”地走上课堂。一番神聊海侃,学生就得要领,就得新知,就解学生心中之惑,使难点疑点就通通变成亮点,真是事半功倍,挣得满堂悦色。

我常常不把课本当回事,一本语文课本说不定我一个学期只上其中几篇自认为美文的文章,而对自己喜欢的文章说不定一篇文章我要上个个把星期。我上过桂林山水一星期,我上过离别诗二首就用了十天,月光曲一上就上了一星期,对那些自己不感兴趣的文章坚决不上,对那些说教意味甚浓的文章坚决不上,对自己认为不是美文的文章更是坚决不上的。现行课改课本,每单元都是同一题材的文章,教学目标基本相同,我就上一节课就差不多了,关键是要让学生举一反三自学。语文课每课不一定要有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学目标为什么不可以是一单元的教学目标呢?如第八册第六整个单元都是讲爱的教育这个主题,主题雷同不说,文章题材都雷同,上了第一课后,还真想不出来上后面三个课文的理由。有人说让他们阅读,看书,其实在小学语文课中,知识和情感储备都还不丰富的学生对单纯的诵读以及大量阅读并不是很感兴趣。所以接下来,不神聊,不瞎扯还能玩什么呢?

语文一节课能达到多少教学目标?特别是高段,一节课下来,他们就有了爱的冲动了?有爱的感觉了?绝对是瞎扯,其实语文的教学目标决不是一节课,几节课所能达成的,就算字词目标,也是不可能在一节课中达成的,学生通过不停的运用,才慢慢理解掌握的,有时虽然你在上课时讲过一下,带过一下,难道学生就可以初步达成思想目标了?不可能吧!有些目标一个学期,几个学期,甚至几年,也是达不成的,有些目标根本就是虚的。一种价值观,一种情感,一种能力,不是靠某一课堂上的某一环节来完成,但我们必须在潜意识里不断的渗透,而后才能达到一种自然而然的效果。一节课不过四十分钟,根本就来不及讲几个笑话,根本就讲不了一个精彩故事,,根本就来不急一次精彩的辩论,根本就来不及一次朗读比赛,也根本就来不及一次口语比赛。所以以每节课为单位备课上课,是不太科学的。真搞不清楚大语文到底是什么?

课本上自认美文的几篇文章上完以后,其余的时间都用来给学生讲些课外的东西,比如向学生推荐一些美文,一起来学,学生兴趣昂然,群情激奋,人人陶醉。或和学生谈谈国内外的大事啊等等,开阔开阔眼界,课堂内外到处都是语文,讲着讲着,常常会发现正讲在兴头上,学生听的正高兴,下课时间却到了……我认为这才算语文课。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2

传统作文教学中,学生写完作文就交给教师,然后教师用上好长时间对每篇作文精批细改。费很大劲批阅出来,但到讲评时,由于时间隔得长,学生早已淡忘,甚至不记得题目,对教师的辛勤劳动,认真讲评,学生根本不买帐,收不到什么效果。更大的问题是教师按照自己的思维讲评,把教师的想法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大大限制与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那么,如何在作文批改中解放学生,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作了如下尝试。

学生完成作文之后,马上进入互相批改,认真评估环节。以队为单位循环调换作文,以小组批阅。

小组由语文水平高的同学担任组长,四位同学共同完成四篇作文的批阅。首先每两个同学共同默读一篇作文,边读边作好旁批。精彩之处打上圈,并作赏析;有问题的地方画横线,批注上原因与修改建议。这样旁批完一篇作文,组内互换,以同样的方式阅读另一篇并补充旁批。四个同学都读完这两篇作文,这时在组长的带领下,同学各抒己见,作出总评。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有时会因为一个字的写法去认真地查字典;有时因为对某一句话的看法不一而争论激烈;有时因为对文章中心的理解去与作者交流,了解写作背景与目的……整个教室是一个沸腾学习的场面,思维灵动的场面,学生那种认真批阅的热情,全身心投入的情景,常常让我感动。我也穿梭于同学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点拔指导。这样的作文批阅课上,学生是活跃的,是激情的,是非常有收获的。

因为不同的作文表现出不同的选材角度,不同的生活情趣,不同的人生感悟,同学们在热情地批阅中,形式上是完成了批改任务,实质上却是学生不再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而能放飞自己的思维。在批阅同学的作文中,欣赏同学作文中的精彩之处,对有问题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见,准确地评价同学作文,这样一个过程的学习,明白了自己作文的不足,明确了以后写好作文的标准,提高了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写作能力,更激发了同学们写作的兴趣!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3

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 ……此处隐藏6072个字……生的观点、人格、情感等,同时又要高于学生,教师始终是首席地位,要引导学生掌握更广泛且更有深度的语文知识,如果教师不加鉴别地肯定学生所有的言论,而不对其进行一定的点评和拔高,学生是很难获得进步的。

3、教学目标的改变 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并不是要求我们在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都要实现该教学目标,而是凭借语文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课文内容中丰富的人文,具体根据教学内容关注不同的目标,“润物细无声”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最佳教学境界。

4、互动状态的改变 很多教师认为,新课标的最终目标应是“学生在耳、眼、口、手等都动起来”,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下,达到大家都动起来的最终目的。其实不然,语文学习中的调动并不等于真正的激活,如果学生在活动的外表下内在的思维一直处于停滞状态,这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动。不管课堂上采取哪些调动方式,只有那些能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学生的感情一直沉浸其中的方式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动”。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任务是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的同时更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动学生的情思,这才是真正的“动”。

二、教学载体的审视

1、文本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蓝本,因此“探究”教材,不仅是学生的任务,教师自身对教材的探究和挖掘更重要,如何挖掘好教材的深层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只有教师深刻洞悉教材,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引领学生剖析文本,也才能真正使师生与文本作者形成对话 。

2、教具

任何一种课堂形式(包括电教媒体的运用)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活动手段要防止公式化、程式化,如有的课堂讨论或呆板单一,或信马由缰;有的一节课则完全用鼠标代替粉笔,用录音代替教材等,这样的教学手段冲淡了语文教学丰富多彩的实质的特质,难免有“做秀之嫌”,流于形式。

3、教师

我们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但更不可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只有教师适时介入,或进行必要的点拨归纳,或对文本作适当的拓展,才能将探究引向深入,也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深层探究的兴趣,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和正确的观点。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身为教师, “路漫漫其修遥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雪莱有一句名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遥吗?”,其实现在,沐浴第二轮继续教育的东风,享受国家重视义务教育的雨露,正是大力推动新课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美丽春天。每一位语文教师,真的应该在这阳光灿烂、鸟语花香的春天,顺应时代的东风,高举课改的大旗,小而言之,为自己的事业,开创火暖的夏季;大而言之,为祖国的未来,播种火红的秋天。 多一份反思,就会多一份清醒,多一份进步。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潮下,我们要不断反思,与时俱进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9

教师与学生要想发展,必须要将实践与探究融为一体,使之成为促进师生发展,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而反思则是将二者有效结合。那么应从哪些方面实现师生互动的反思模式构建呢

1,要求做好课堂简要摘记。

当前,老师讲学生听已成了教学中最普遍的方法。而要学生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反思,听是远远不够的。要反思,就要有内容。所以学生就要先进行课堂简要摘记。课堂简要摘记给学生提供了反思的依据。学生也能从课堂简要摘记中更好的体验课堂所学习的内容,学生的学习活动也成了有目标,有策略的主体行为,可促使老师和学生进行探索性,研究性的活动。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提高个人的创造力,所以课堂简要摘记是学生进行反思的重要环节。

2,指导学生掌握反思的方法。

课堂教学是开展反思性学习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反思性的学习。学生的实践反思,可以是对自身的认识进行反思,如,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及课堂中的内容,都可引导学生多问一些为什么;也可以是联系他人的实践,引发对自己的行为的比较反省,我们可以多引导学生进行同类比较,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也可以是对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或是周围的一种思潮的分析评价,此外学生的反思还何以是阶段性的,如:一节课尾声时,让学生进行一下反思,想想自己这节课都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当天睡前,反思一下今天自己的感受;或是一周反思一下自己的进步和不足等等。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10

十二三岁的年龄,本就是玩的时候,如果非要让七年级新生向高中生那般老成、稳重的坐在教室里静静的听老师讲课,对于他们来说确实有一点严酷。可以说,任何一种过于长久单调的活动对学生而言都是枯燥乏味的。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充分吸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调动起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努力营造一种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主动发挥他们自身的能动性,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是寓教于乐。什么是寓教于乐?就是在教师引导下,从情感教育入手,给学生爱与美,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能愉快、主动地接受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由苦学变为乐学。

一、寓教于乐,将音乐引入语文课

要想寓教于乐必须丰富教学内容,必须采用生动的教学方法才能得以体现。教师的“乐”教具有决定性作用,因为它是乐学的前提。为达到乐学,可将音乐引进课堂,创设轻松愉悦的氛围,使学

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学习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比如说,学习初中语文第一册第11课《绿》时,教师可以进行配乐朗读,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看相关的幻灯图片,边感受朗诵时的情感起伏,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从感性角度认识朱自清笔下那醉人的绿,这样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也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如《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一课,用音乐配合,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轻柔抒情的音乐使学生感受到影子的善良、可爱;柔媚的音乐更能调动出盲孩子孤苦无一时学生的同情。音乐使学生感知到了什么是美,什么是关爱。在进行美育和热爱自然的教育时,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开展角色表演,创设不同情境,使学生乐中学习兴趣是人们工作和学习的驱动力,有兴趣才能引起大脑的兴奋、观察、思维、记忆等活动,才能最有成效,为帮助初一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体会字里行间洋溢出的情感,可开展各种生动有趣的表演活动,进行乐中学习。如《羚羊木雕》一课,可请学生分别扮演“我”,父母,奶奶,万方及万方妈妈。在表演时,每个人都要注意自己扮演角色的身份,说话时的语气动作等。通过这样直接的演示,同学们可以更直观的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和朗诵能力。

三、美化板书,图文并茂

板书是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展示文章结构的屏幕,是教师教学使引人入胜的导游图,是每一堂课的眼睛,对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有很大作用。一幅精彩的板书设计,往往会使学生兴趣盎然,它集直观、形象、生动为一体,既将课文内容直观展示,又别具一格。如《看云识天气》一课,在教学时,用课件将板书和图片结合起来,图文兼备,学生一目了然。这就体现了初一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教学特点。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