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时间:2025-04-03 18:05:56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乡下人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文中带生字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

1、会写文中的新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三:教学方法

交流体会互助学习点拨指导

四:课前准备

1、学生观察家乡的美景,发现生活的美。

2、小黑板(学习目标、学习指导、文中带生字的新词)

五:板书设计(预设)

瓜架花竹鸡鸭晚餐入眠

乡下人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5分钟左右)

1、以第六组课文导读入课,明确单元学习学习任务。

2、引入,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走进我们熟悉的乡下人家,去感受别样的乡村生活。

二:互助自学,解决字词读文

出示学习目标:

1、读准字音,能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正确的读写文中出现的生字和新词语。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给出学习指导一:

1、同桌轮读课文,注意互相纠正字音。

2、自读课文,把文中带生字的词语画出来,互相读读。

3、自读课文时,遇到难读的句子用*标出来,并与同桌交流读。

(8分钟后,比比谁读得好)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后检查训练流程:

1、出示文中的词语:看看谁的准确(先读生字再带词语,抽读、齐读)

2、赛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流畅,谁听的认真,能及时纠正。(板书学生读错的词语及时纠正)

3、练写课文中的词语并听写。(每个生词抄写两遍,同桌互查,看一看谁写的好,写的准确)

给出学习指导二:

1、默读课文,看看作者写了乡下人家什么地方或什么季节的那些景物、事?

2、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

(8分钟后,比比谁看的最认真)

指导流程:

1、引导学生以“走进乡下人家,我看到了(什么地方或什么季节)的(或景或物或事),我感受最深的地方时(什么)。”句式小结自己所得。

2、相机板书课文主要内容并初步小结。

21乡下人家(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生动优美的语言,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2: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随着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三:教学方法

交流体会互助学习点拨指导

四:课前准备

1、搜集好的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段落。

2、小黑板(学习目标、学习指导、)

五:板书设计(预设)

独特迷人

自然和谐祥和

瓜架花竹鸡鸭晚餐入眠

乡下人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5分钟左右)

1、走进乡下人家,我看到了乡村(什么地方或什么季节)的(景物)最美了,我感受最深的地方是(什么)。(每小组一个人)作者又是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2、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独特迷人的田园生活吧。

二:品味语言,感受田园

出示学习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乡村生活独特的田园风光之美。

1、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

给出学习指导一:

1:一边看图一边读课文,把自己印象最深的句子用波浪线画下来,美美读一读。

2:想一想作者笔下,乡下人家这些景物美在哪里?在旁边写写并与小组的同学交流。

(8分钟后,比比谁读得好,说的好)

指导流程:

(教师可以适当范读、指导读。点拨,及时采取多样的语言评价小组表现)

1、指导学生交流(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说出自己的感受,体会再赛读)。(10分钟左右)

2、相机出示精彩的句子,朗读并点拨。

a.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的`从土里探(长)出头来。(拟人化的手法使人感觉生动、自然)

b、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对比的手法使人感觉别致生动、亲切可爱)

c: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体现了宁静、和谐的农家生活画面)

(教师点拨指导朗读最后一段,通过知识树小结课文内容,回顾学习目标)

学习指导二:

1、把自己认为最美的段落背诵下来。

2、结合我们身边的乡村生活,选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几个词写几句话来描绘一下我们的家乡。

(6分钟后,赛一赛谁积累的好,写的美)

指导流程:

(教师可以适当点拨,及时评价小组表现)

1、赛一赛谁积累的好。

2、读一读自己写的,看谁写的美。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棚架、风趣、装饰、鸡冠花、大理菊、顺序、照例、瞧见、率领、觅食、捣衣、倘若、向晚、归巢、和谐、催眠曲、辛苦、房前屋后、天高地阔、月明人静”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能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

一是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特别是从未接触过农村生活的城市的孩子;二是了解课文在空间、时间上交叉叙述的顺序。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文插图

(一)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说说你看见了 ……此处隐藏21829个字……选择了部分非常贴合课文内容、富有美感的图片制作成课件,造成视觉冲击,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情境。

4、课堂中时间的控制还不是很好。开始部分的正音耗费了太多的时间,而后面重点的让学生读读、想想、说说,就展开的不够。读了课文,看了图片,其实学生是有很多感受想表达的,但由于时间关系,我几次打断了学生。而写解说词这个环节,其实还是放在第二教时或第三教时更恰当一些。放在第一教时,可能太匆忙了,学生很难写出比较深的感受,对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比较有限。

以上就是我教学《乡下人家》这篇课文的一些体会。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4、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中想象,读中感悟,感受乡村风景的美好。

教学难点:

体会从平凡事物中展现出来的乡村的美。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 [配乐]创设情境:在那山林之中,小河两岸,有一处引人入胜的所在,那就是乡下人家。他们与绿树红花为友,邀清风明月相伴……

2、生读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基于对学情的分析,由于学生对于乡村生活了解不多,所以此处设计了乡村生活经典画面的导入,同时教师娓娓道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对乡下人家的直观印象,为下面的'学习作好认知和情感的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1、检查生字词读音。

2、学习难写的字“率”。用“率领”造句。

(二)初读课文,直奔中心

1、自由读课文,读完后再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2、学生汇报并质疑,生成学习目标。

3、整体感知: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圈出词语。

4、感知顺序。

[设计意图:生字词教学遵循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突出难点,渗透必要的学法指导,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和运用。初读课文的环节直奔中心,并且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质疑,培养质疑能力,生成学习目标;整体感知时让学生圈画景物,进行扎实的训练,初步感知顺序。]

三、走进画面,品读感悟

(一)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过渡:乡下人家,如诗如画。最独特迷人的地方在哪儿?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1、2自然段。请一位同学读要求:

[出示]默读1、2自然段,先自学再同桌交流:

令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处独特、迷人的乡村风景?

①具体说说体会。

②星级思考题: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风景的独特迷人?

[备注:(二)(三)(四)根据学生现场的回答顺序而生成,可能出现变序情况。]

(二)精读风景之一——“屋前小瓜”

1、学生汇报。 [板:别有风趣]

2、感悟对比写法。

3、小组内竞赛读。

(三)精读风景之二——“门前鲜花”

1、学生汇报。 [板:朴素、华丽]

2、积累描写花开景象的词语。

3、[配乐]范读。

4、读评互促:

①学生评价老师读得怎样。

②多种形式反复诵读。

(四)精读风景之三——“屋后竹笋”

1、学生汇报。 [板:鲜嫩、成群]

2、读中想象:抓住“探”字,想象“雨后春笋”的画面。

3、激趣引读:

A:你看,一个,两个,五个,十个……笋芽儿的小脑袋探出来了!读——

B:啊,鲜嫩的笋争先恐后地破土而出了!读——

C:成群的春笋迫不及待地要和竹子妈妈比高呢!咱们一起为它们加油吧——

4、即兴背诵:用抓住关键词的方法背一背这一句吧!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在充分紧扣目标的基础上,主要有两个特色:一是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以读为本,再通过对比感悟、读中想象、积累词语、激趣引读、即兴背诵等策略,化解难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二是教师的导跳出了纯内容的束缚,使学生从欣赏景物到融入情感,再到感悟作者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一唱三叹,层层深入。]

四、畅谈感受,情感升华

1、语言训练:[出示]乡下人家,无论是屋前、房前还是屋后,都有一道 的风景。看着这乡村风景,作者 ,我也 。

2、段的回顾,写法小结:

乡下人家的瓜架、鲜花、竹笋融为了一幅自然和谐的风景画。作者所运用的丰富的色彩词,多么像一位出色的画家在调配颜料;对比、拟人的写法,生动地描绘出乡村风景的独特迷人之处。眼中先有景,心中再生情。情景融一体,下笔如有神。

同学们,光是知道这些方法就够了吗?你还可以怎样做呀?加油吧,相信总有一天,你也能够妙笔生花!

[设计意图:语言训练的目的是构建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文本沟通的桥梁,使学生在整体的回顾时生成更有深度的感悟,达到与作者共鸣的同时也是情感的升华。段的回顾、写法小结是让学生从片段回归整体,不仅从内容上,更是从写法上获取对他们更有用的信息。最后,鼓励学生今后运用这些写法,引导其学习视野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这一大环节与第三个环节相呼应,使教学目标得以进一步落实。]

五、埋下伏笔,布置作业

1、乡下人家还有哪些独特迷人的风景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深入地学习探究吧!

2、布置作业:

必做:*听写生字词。 *背诵你喜欢的句段。

选做:**把你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再配上图画,制作一张小书签。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设计要点)

一、检查背诵,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1、小组学习,精读3-6自然段。

2、集体交流。

3、紧扣第7自然段,回顾全文,升华情感。

4、小结作者的写作方法和写作顺序。

三、写法迁移,即兴创作

1、片段练笔:用上作者的方法,展开想象,尝试写一写乡下人家的冬景或其它景物。

2、交流品评。

四、课外拓展,综合性学习指导

1、欣赏教师下水诗《乡下人家》。

2、欣赏P104《在天晴了的时候》。

3、指导开展综合性学习。

五、布置作业

附:教师本人创作的下水诗:

乡下人家

长藤绿叶青红瓜,花开依时春笋拔。

竹林深深觅食鸡,小桥隐隐戏水鸭。

斜阳晚风舞红霞,夏鸟秋虫唱人家。

借得马良神笔染,独特迷人风景画。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